在武汉即将消失的早点,吃一次少一次
2018-10-18 17:38:19
阅读次数:468
作为嗜吃如命的武汉人
美好的一天必定是
从一顿丰富的早餐开始的
如果没有
那怕是碰到了个假武汉人
老通城的豆皮,蔡林记的热干面,谈炎记的水饺,田恒启的糊汤米粉,厚生里的什锦豆腐脑,德华楼的年糕,一品香的一品大包,老谦记的牛肉枯炒豆丝,民生食堂的小小汤圆,五芳斋的麻蓉汤圆,同兴里的油香,严老幺的重油烧梅、福庆和的牛肉米粉…………
实际上
这仅仅只是武汉名气极大的老字号
而街头巷尾叫不出名字来的更是数不胜数
但是
城市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
武汉伢记忆中的刁角美食
不知不觉渐行渐远
想再去吃一口时
却发现已经关门了
“慢火炸油香,两面都发亮”,炸油香是个很费功夫的事,油香表皮容易炸焦,一般都是年长的、有经验的人来掌锅。土家族苗族叫做油粑粑,红糖流心馅才是武汉的油香。
油香曾是老武汉街头地道的小吃,在老武汉人儿时的记忆里,多多少少都吃过这样圆滚滚、黄灿灿,拿着烫手,吃着烫嘴的油香。
但是如今,它已经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。
在凤凰山的居委会附近,还保留着一家做了25年油香的老字号。全武汉都找不出3家这么正宗,还在坚持着做传统手艺的油香了。说起这些,48岁的朱阿姨,口气里透着一股骄傲和惋惜。
1992年,“老油香”在螃蟹岬开始营业。2002年,从业厨师行业的朱大姐,从老父亲手里传承了这家老店和这老传统的工艺。这一家人都是餐饮业的“大佬”,父亲更是当年与五芳斋齐名的武汉老字号“同心楼”的大厨。
流心的糖桂花,甜糯糯的米面儿,一口下去了不得,嘴里全是蜜糖似的。
(如需转载,请注明出处)